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5|回复: 0

《四圣谛》

[复制链接]

282

主题

0

回帖

114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46
发表于 2024-2-10 17:2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陀证悟出来的四条真谛。

四圣谛是佛陀证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我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谛就是如实不颠倒。即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

四圣谛。

一者。苦圣谛。
二者。集圣谛。
三者。灭圣谛。
四者。道圣谛。

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其余的众生只能随着佛陀的教法而解说。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觉悟。没有办法以四圣谛来度化众生。

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苦是指世间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间因。灭是苦熄灭的果-出世间的果。道是灭苦的方法。通往涅槃的道路-出世间的因。在经典中有这样的比喻。众生的身心有种种的生死业以及烦恼。即是有各种的心病。佛陀将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处。告诉众生。并且指出那些解脱的圣人。没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悦。以及解脱病苦的方法。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悟缘起而成佛。但因缘起深奥难解。也为使尚未起信的众生免于畏怯。所以佛陀在初转法轮时。特以四圣谛来说明众生生死流转以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进而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因此。缘起是佛陀自证成佛的自受用。四圣谛则是佛陀受用之始。

三转四谛法轮。

有一次。佛在波罗奈斯城近郊的鹿野苑仙人坠落处。对五位比丘说。

诸比丘。有两种极端出家者不应实行。哪两种呢。凡于诸欲而从事此欲乐享受者。此是卑劣。粗俗。凡庸。非圣者。无意义。凡追求此自我折磨的苦行者。此为苦。非圣者。无意义。

诸比丘。抛弃这两种极端。有中道如来所证而成正觉。产生眼。产生智。趣向寂静。正觉。涅槃。

诸比丘。什么是那为如来所证而成正觉。开启慧智。导向寂静。正觉。涅槃的中道 。此即八支圣道(八正道)。这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诸比库。此即是那为如来所证正觉。产生眼。产生智。趣向寂静。正觉。涅槃的中道。

诸比丘。此是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总而言之。五取蕴(对色。受。想。行。识的执取。)即苦。

诸比丘。此是苦集圣谛。此爱是再有。与喜。无尽生灭之因即是贪。即是情欲执着。即是欲爱。有爱。无有爱。

诸比丘。此是苦灭圣谛。就是那爱欲的彻底断灭。舍弃。舍离。解脱。不再有任何执着。

诸比丘。此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此即八支圣道(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丘。我对此是苦圣谛。于前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悟。生起光。

诸比丘。我对此苦圣谛应遍知。于前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悟。生起光。

诸比丘。我对此苦圣谛已遍知。于前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悟。生起光。

诸比丘。我对此苦集圣谛。于前闻所末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悟。生起光。

诸比丘。我对此苦集圣谛应断。于前闻所末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悟。生起光。

诸比丘。我对此苦集圣谛已断。于前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悟。生起光。

诸比丘。我对此苦灭圣谛。于前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悟。生起光。

诸比丘。我对此苦灭圣谛应证。于前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悟。生起光。

诸比丘。我对此苦灭圣谛已证。于前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悟。生起光。

诸比丘。我对此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于前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悟。生起光。

此是道谛。我应修。

诸比丘。我对此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应修。于前闻所末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悟。生起光。

此是道谛。我已修。

诸比丘。我对此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已修。于前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悟。生起光。

诸比丘。在我对此四圣谛如此的三转十二行相的如实知见没有彻底清净证悟之前。我就不会在有诸天。魔。梵的世间中。有沙门。婆罗门。天与人的人界。宣称已证得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

诸比丘。在我已对此四圣谛如此的三转十二行相彻底清净证悟之后。我才在有诸天。魔。梵的世间中。有沙门。婆罗门。天与人的人界。宣称已证得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

我的智与见在心中已生起。我的解脱不可动摇。这是我此是最后生(最后一次生命)。现在已无后有。(不在有生死轮回了。)

世尊如此所说。五比丘们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当此法被说时。尊者侨陈如生起远尘离垢之法眼。他说道。凡任何法。都是灭法。

当此法轮被世尊转动时。诸地居天发声道。

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仙人坠落处。这无上法轮已被世尊转动了。不能被任何沙门。婆罗门。天。魔。梵。或世间任何众生逆转。

听到诸地居天的声音后。四大天王之诸天也发声。

听到四大王天的声音之后。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诸天……他化自在天……梵身天发出声言。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仙人坠落处。这无上法轮已被世尊转动了。不能被任何沙门。婆罗门。天。魔。梵或世间任何众生所逆转。

如此于那刹那。那顷刻。那须臾间。声音上升远达梵界。此一万个世界震动。大震动。强烈震动。有无量。广大。超越诸天之天威力的光明出现于世间。

第一次说法。原来此是苦。逼迫性法时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这是佛陀对上根之人。直接开示四谛的真相。令其一闻即悟。

第二次说法时。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

这是佛陀对中根之人。初次听法。不能直下承当。因此重为警省劝修。使其信受奉行。

第三次说法时。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这是佛陀对下根之人。一再不能信解。遂引己为证。以明非虚。使其破除疑虑。

一。苦谛。

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二。集谛。

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三。灭谛。

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槃。

四。道谛。

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四圣谛之苦谛》

四圣谛的第一谛就是苦谛。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做苦。苦的现象是什么。这样才能使我们升起出离心。

世间众生的苦分为八种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八苦是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

第一种苦是生苦。每个众生在世间出生时就感受到肉体的痛苦。母体跟婴孩都如此。

第二种苦是老苦。老苦也是每个众生都会体验到的。

第三种苦是病苦。世间所有的众生。一生中都会有生病的经历。

第四种苦是死苦。死苦也是每个众生必然会经历的。所谓生老病死苦就是世间每个众生的一生写照。不管是国王或乞丐。都有这四类型苦的经历,即使有的众生因过去世的善行。使他这一生比较少苦。比如说他比较少生病。可是他仍然会有病苦的体验和经历。

第五种苦是求不得苦。即不能满足个人的愿望而遭受到失望的痛苦。

第六种苦是怨憎会苦。即我们常常碰到我们不喜欢的人而生起憎恨心。而无法摆脱的苦。

第七种苦是爱别离苦。即跟我们喜欢或相爱的人产生分离或在世间的亲人病故等。快乐不能持续下去。

第八种苦是五蕴炽盛苦。是前七种苦的总和。也是最大的苦。即是来自无常的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我们发觉到世间的东西都不能永恒存在。随顺着各种因缘而集散。这种的苦受非常强烈。

所以当我们想要脱离世间八苦的时候。就要升起出离心。这个出离心就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方法。更须要有一颗正确的心。有的众生的出离心是希望下一世转生到天道来享受天福。可是天道众生也有他的苦。在他的功德享用完后。他仍然会随落入三恶道。而有的众生的出离心是希望避免堕入三恶。这些的出离心都是不足够的。我们都要明白六道的苦处。这样才能真正升起脱离六道轮回的出离心。

根据佛陀的教法。苦的分类还可更详细的分解。每个众生都不希望尝到苦。以及希望从苦中得到解脱。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短暂的。都不是最终的目标。所以苦的本质是无常和变化。只有从娑婆世界里面解脱出来。明白苦的原因。知道熄灭苦的方法才能够真正的解脱三界轮回的苦海。

《四圣谛之集谛》

集谛是苦的生因。它能集生死苦。故称为集圣谛。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就是业力被烦恼所引发出来。集取就是烦恼在造业。因为我们过去造种种的业形成力量。加上过去与种种烦恼的引发。使我们受种种苦。所以这个集圣谛所要讲的就是烦恼以及烦恼所造的诸业行。

佛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教导我们以八万四千法门对治。然而这个八万四千是表示数多。它说明众生有很多烦恼。每个众生又有不同的烦恼。所以我们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对治即可。它们是六根本烦恼以及大。中。小随烦恼。六根本烦恼。此是世间的众生最严重的烦恼。因为它引发其它烦恼的生起,所以称之为根本烦恼。六根本烦恼又称为十惑。

它们即是。

贪。嗔。痴。慢。疑。

贪。贪有很多种。世间的众生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世间的众生的一生就是在这其中流转。虚度一生。因为我们贪着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它束缚。世间众生除了晚上睡觉。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有的众生为了生存。有的众生为了拥有更富有财富和生活。但都离不开一个财一个利益。这就是贪财。同时又追求种种名誉。地位。有些众生又贪吃。到了某一段年龄有对色欲(淫欲)有种种的贪求。所以说世间的众生的一生就是为了满足五欲而活。如牛被牵着鼻子走。世间的众生也如牛一样被五欲牵着鼻子走。所以五欲的贪是烦恼。

嗔。就是生气的意思。生气有很多种类。人家诽谤你。不能忍受,起嗔心。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去追求。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就如世间的众生不知道自己从哪来又要往哪去。不知道生命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不知道宇宙的实相。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对于真理的真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其他众生能修行解脱等的无知。都是因为愚痴。

另一种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比如我们把错的事认为是对的。对的事认为是错的。这也是因为愚痴。

慢。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其他众生。称为慢。如到处炫耀自己的名。利和财富等。都称为慢。

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怀疑。

身见。执着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我。乃至身心以外有我。执着这个身体就是自己。就是我。这是身见。其实是无我。我非真实。无我才是实相。无我即涅槃。清净。无为。平等。

边见。执着断。常二见。就是说认为“我”是永恒的。就是执着常。认为人死后就什么都没了。没有因果轮回。这就是执着断。世间的众生就是有这两种邪见。称为边见。

邪见。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它包括对因果起不正确的知见。拨无因果。认为没有过去世。没有将来世。这些都是邪见。

见取见。执着我们的见解是对的。称为见取见。世间的众生有一个很深的执着。认为我的见解才是对的。其他的见解都是错的。这叫做见取见。

戒禁取见。

对持戒的误解。不正确的持戒与修行。

《舍俱论》有外道见一些牛犬死后升到天界。便认为是因牛犬长期食草啖粪的果报。故拟学牛犬的行为。亦食草啖粪。以此作为戒禁。谓受持“牛戒”。“狗戒”等。认为这样便可以离苦得解脱。这便是戒禁取见的表现。

戒禁取源自于欲贪。

佛陀指出。因为不正确的见解与欲望而修行。即称为戒禁取见。如果有人已经破除了这种见解。至少也是得到须陀洹果的圣者。


但行菩萨道修行必须有慈悲心。连草木都不能随意践踏伤害。更何况伤害有血有肉的有情众生。故不伤害一切众生。才能清净己心。

这六个根本烦恼妨碍我们解脱生死。其中最严重的三大烦恼是贪。嗔。痴。称为三毒。在这三毒中最严重的是贪爱。

爱的分类。

对乐欲。财富。权势等五欲之贪求与执着。

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的贪求与执着。

求生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及永生的贪求与执着。

不再生存的渴求。

佛陀说我们烦恼中的爱是集谛的主要原因。故集论说。若爱。若后有爱。若贪喜集行爱。若彼彼希乐爱是名集谛。意思是贪爱是苦生起的主要原因。我们对现前的事物苦苦贪求。此称为爱。

后有爱。我们想要追求永恒的我。追求死后的将来。而这样的贪爱。使我们死后将来再继续受生。不断的轮回。称为后有爱。

贪喜集行爱。当现前的境界出现时。我们因迷惑而执着。比如因为开了某种神通。而贪恋这种神通。称为贪喜集行爱。

彼彼希乐爱。我们知道现前这样快乐的境界。追求将来也要有这样的境界。称为彼彼希乐爱。比如世间的众生因夫妻之间的恩爱。希望将来死后夫妻再结来生缘。世间的众生因子女父母之间的亲情。希望来生再做自己子女或者父母。

因为这种种的爱。使我们死后再生死轮回。由这个贪爱的烦恼使我们产生常。乐。我。净四个颠倒。在这个贪爱之中有一个“自体爱”。称为我执。世间的众生对这个我执深执不舍。便无时无刻都在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永恒的生存。因为这个贪生的欲望。使得过去。现在所造的诸业得到滋润。继续向前推动。业是过去的因。贪爱这个烦恼是现在的缘。因缘和合。所以我们就在三界六道之中生生世世的轮转。无止境的轮回。

《四圣谛之灭谛》

灭谛即是苦灭圣谛。苦灭谛是说明众生可以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灭是指灭除惑。业。苦。断除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不灭。即是涅槃。

涅槃

本寂之性体。涅槃即自性。自性为体。心为用。涅槃即是本来。本真。法身。或称光明如来藏。

涅槃是不生不灭的意思。佛说涅槃是诸法实相。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实相即是真理。不是言语文字所能诠释。只有实修者亲自证悟才能明白。故说。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测。涅槃并非因缘所生。是无为。是没有造作的。并不是语言所能阐释的。不是常。不是无常。也不是断。不是苦。也不是乐。无相可得。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佛陀演说涅槃的原因。因为世间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皆是无明烦恼之产物。而我们因迷惑以为有的一切事物。它们的实相是非有非无(离有无)之不生不灭。世间的众生所知道的生灭幻相,是迷惑而执着以为有的。本来没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无。如果说有。就是执着常。如果说无。那就是执着断。世间的众生一直在这相对的概念里打转。在讲涅槃时。佛陀不讲有。无。生。灭。佛陀讲非有非无。不生不灭。即是空性。

可惨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而证得。涅槃空性。不生不灭的实相。

这世间一切生灭无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摆脱它。到一个不生不灭的地方去。如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在生灭无常里面。它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因为我们迷惑。所以以为它生灭。当一个众生觉悟之后。就会发现到。原来在这生灭万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灭。所以证悟的阿罗汉圣者。并没逃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在修行的时候证悟到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不灭。称为证得涅槃。涅盘并不属于因果,所以涅槃并不是我们断除了烦恼后所得到的果报。

《金刚经》。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证悟涅槃(成佛)时。无一物可得。阿罗汉证悟涅槃亦复如是。有情世间的众生就是获得太多。执着太多。样样都放不下。所以没办法觉悟与解脱。当有一刻能够觉悟到一切本来拥有一切都无所得时。回到涅槃寂静的心。即是断除了一切烦恼。那时就证悟涅槃了。

证悟涅槃者再也没有造作。不求生。也不求断灭。不会认为世间有种种苦。要把它们断掉。内心没有执着与挂碍。没有贪求与念头。寂灭清净。心行处灭。证入涅槃者就是不生不灭的心。亦证入涅槃者即是回归佛性。回归本来的心。回归如来自性。而世间众生的心无时无刻住在一个地方造作。贪恋。执着。不断轮回。

《四圣谛之道谛》

道是出世间的因。解脱苦的方法。通往涅盘之路称为道。广义的说有三十七道品。狭义的说有八正道。

出世间佛法实修的层次可分为五个次第。

资粮位。

修四念处。

加行位。

观四圣谛。即是观苦。集。灭。道谛。
见道位。

觉悟见惑。断三结。即是断除我见。戒禁取见以及疑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

我见结。

身见是一种知见。因这个知见使无明的众生做出种种颠倒的事。而见道者没有我见。但并不等于没有我慢。我慢是我们的内心高举。认为有一个主体存在。高人一等。如以为自己即是佛或菩萨的化身。亦或是觉得自己是个觉悟者。见道者。认为有个觉悟的我存在。而我见是执着现前的身心有一个我。所以见道者只是破除我见。没有破除我慢。

戒禁取见结。

守持种种不正确的戒律。见道者无此烦恼。

疑结。

无明的众生对佛。法。僧三宝有怀疑。对佛经上所说的有怀疑。而见道者对于佛。法。僧三宝有绝对的信心。丝毫无怀疑。
见道意思是见到通往涅盘的道路。看到了证悟涅槃的方法。我们听闻佛法,是听涅盘之道。并没有见。见道是需要通过实修才能证悟才能看到。我们听闻了很多佛法,通过闻。思。修的实修与实践。有一天觉悟到佛法中所说的真的是如此的时候。那就是见道。见道者断除了我见。戒禁取见及怀疑三种束缚他们的轻微烦恼。称为三结。

修道位。

修行者见道后继续修行。称为修道位。即是初果。二果。三果圣者。这些圣者称为有学圣人。

无学位。

即是证得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已经完全解脱烦恼。再也不必学习修行解脱的方法。称为无学。所以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菩提道场。菩提道修行入门。大乘菩萨道修行指引。 ( 陕ICP备2023020267号-4 )

GMT+8, 2024-12-22 12:59 , Processed in 0.0252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